到底我每天过的日子是真实的,还是我每个晚上做的梦是真实的,更有甚者,万一我这一天天过的日子只是一个长长的、没有尽头的梦,那该怎么才好?类似的困惑可能是每个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,对终极存在问题的初思考吧。按照孩子们习惯的方式,遇到大的困惑,总要向成年世界寻求帮助,就像我们总是要缠着妈妈问“为什么”一样。不过类似这样的哲学问题,在父母和老师那里怕是容易碰壁,容易被打压下去的——有多少成年人会向孩子们解释“庄生晓梦”之类的典故呢,而且就算他们想解释怕也不容易解释清楚吧,因为哲学思考的钥匙,终还是握在孩子们自己的手里,就像班班的梦境那样。
神秘也好,恐惧也罢,无论是我们的精神世界,还是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,认识和改变它们的钥匙,说到底还是在孩子们手里,这也是范奥尔伯格留给世界的一片灿烂阳光,就像班班和玛格丽特在埃及的相遇那样。所以在这个如此巨大的梦境之中,我们看不到一个成年人的影子;所以在大梦初觉之际,班班也根本不去胡思乱想,他眼里没有神秘,没有孤单,更没有恐惧,他只是理所当然地骑着自行车下山去——或者,是继续去打棒球吧!